近年来,任城区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务实创新、主动作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积极贡献。
立德树人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任城区关工委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优势,对青少年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宣传者、践行者。在雷锋纪念日先后举办了济宁市“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家门口的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等多种形式学雷锋活动10余场次。六一儿童节期间,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童心向党,放飞梦想”联欢会、“童心逐梦向未来”六一文艺汇演等活动。6月,联合有关部门共同举办了任城区第三届“青少年党史学习月”启动仪式。暑假期间,与任城区融媒体中心积极沟通、有效联动,利用暑期档集中展播32部经典红色影视作品,在全区掀起了党史学习的热潮。另外,依托暑托班开展了“爷爷奶奶讲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系列活动34场次,大大增强了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
精准服务
解难助困护航成长
帮助困境青少年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任城区关工委始终把救助困境儿童,帮助处于亚孤儿状况的辍学儿童复学作为关工委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与公益学校建立招生联系机制,目前,共帮助135名符合条件的困境家庭学生免费就学。今年以来,联合任城区民政局开展“童样精彩·益童成长——情满六一”节日大礼包集中发放仪式,为辖区孤困儿童发放关爱大礼包共410份,同时给每个孩子发放慰问金200元,总计20万元。先后联合任城区总工会、任城区妇联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共向58名困境大学生发放助学金17万余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积极对接公益慈善团体,通过看望慰问、捐款捐物,有效地提升了基层青少年关爱服务规范化、精准化、专业化水平,营造关爱保护青少年的良好社会氛围。
倾情关爱
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2017年8月,任城区被中国关工委、司法部、中央综治办联合授予“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荣誉称号。此后六年,任城区关工委始终坚持以“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为抓手,巩固加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创建成果。法治副校长深入全区各中小学校,围绕刑法、校园欺凌、盗窃、禁毒、反电信网络诈骗、预防性侵、未成年人保护等法治知识对在校学生开展法治宣传50次,受众10万余人。联合有关部门先后举办“护航青春 法助成长”法治第一课、“彩虹伞·法伴青春”任城区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等活动,进一步营造了青少年学法普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此外,任城区关工委还积极开展“心向暖阳,逐光而行”等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动,切实增强了青少年的自我认知、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良好发展。
创新载体
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完善“五老”数据库,规范“五老”档案管理,完成了全区2000余本“五老”志愿者证的发放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辖区内“五老”志愿者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在“五老”宣讲团的基础上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成立了“五老”百人宣讲团,进一步提升了“五老”宣讲实效。深入挖掘“五老”资源,突出任城特色,打造一系列适应青少年多样化需求的“五老”志愿者工作室,并吸引更多有热情、有能力的老同志加入工作室,推动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任城区共授牌“五老”志愿者工作室19个,其中,小板凳红色宣讲队“五老”志愿者工作室扎根基层开展青少年红色宣讲的有关做法被人民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