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金乡县关工委:推行“关建+”模式 提升关心下一代工作效能

2024-08-15 16:07 (点击: 1081)

近年来,金乡县关工委坚持党建带关建、关建有特色工作思路,推行“关建+”模式,在组织赋能、主题宣讲、法治宣教、“五老”关爱上下功夫,打造金乡特色“关建”品牌,着力提升关心下一代工作效能。





“关建+组织赋能”

筑牢强基固本“桥头堡”

通过印发《关于在全县开展关工委组织建设基础数据调查摸底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开展大摸排工作,摸清基层关工委组织数量500个、“五老”队伍人数1670余名,为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先后组织开展幼儿学前教育、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创建、关心下一代基层组织建设、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等专题调研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创新做法,分析影响和制约关工委组织建设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在推进“五老”工作室和企业关工委建设工作中,坚持亮点引领、示范带动,打造“李建军工作室”、“张兆军工作室”、“高淑芬工作室”等14个特色“五老”工作室和5家企业关工委典型案例,并在原有基础上新增10家企业关工委,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氛围。





“关建+主题宣讲”

吹响红色教育“集结号”

依托王杰故乡、鲁西南战役等金乡特色红色教育资源,动员发挥“五老”优势作用,打造金乡特色关工宣讲品牌。鱼山街道关工委结合王杰村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打造王杰精神大讲堂、王杰纪念馆等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设少先队员唱红歌、“王杰精神”大家谈、红领巾寻访王杰老战友、“忆苦思甜”同劳作等特色活动课程,邀请“五老”和王杰同志生前战友为青少年讲述王杰的英勇事迹和可贵精神。羊山镇关工委依托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常态化组织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树立远大志向。马庙镇关工委围绕“金乡县第一农村党支部纪念馆”这一红色资源,动员“五老”采取现身说法、现场教育、互学互动等宣教形式,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关建+法治宣教”

撑起成长成才“保护伞”

以“法润金苗”青少年法治教育特色品牌建设为抓手,统领全县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组建“法润万家”普法宣讲团,到全县各中小学校,通过法治课堂、法治讲座等形式,组织开展“护苗”行动进校园、“防范校园欺凌、律师普法进校园”、“检察开放日”、“法治春游”、“法援惠民生、关爱未成年”青少年模拟法庭、防溺水宣传等法治宣传教育80余场次,“预防校园欺凌”护苗行动系列宣讲活动40余场,制作普法短视频26部,推动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以“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开展“红领巾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普法专题升旗仪式60余场、主题班会300余场、模拟法庭活动7场次。109名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报告会110余场次,实现全县中小学全覆盖。





“关建+‘五老’关爱”

织牢扶弱助困“保障网”

春节期间,联合县民政局开展“温情暖冬日·关爱润童心”走访慰问活动,先后到兴隆镇、鱼山街道、羊山镇、胡集镇等镇(街道),对全县部分孤儿和困境儿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联合团县委开展“大爱无疆、情暖蒜乡”新春关爱困境儿童暨“希望小屋”暖冬行动,通过强宣传、降门槛、扩渠道等方式,让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关注困境儿童、参与关爱帮扶行动。联合妇联等部门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工作,招募爱心妈妈30个、爱心妈妈团29个,结对儿童157个,初步完成了留守和困境儿童与爱心妈妈结对工作,打造“1个儿童成长档案+10项集中陪伴活动+N项常态关爱服务”工作品牌。

(金乡县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