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乡县关工委把“五老”工作室创建作为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来抓,按照就近就便、资源共享原则,探索推行校社联动、基地带动、双线拉动、典型促动的“四动”工作法,赋能“五老”工作室建设,进一步提升关工委工作品牌影响力。 1 坚持校社联动 打造多维关爱课堂 聚焦中小学校、城市社区等重点领域,按照有活动场地、有“五老”带头人、有特色活动、有制度保障的“四有”标准,灵活运用五老领建、团队共建、社区联建等多种方式,高标准打造“五老”工作室4个,先后组织开展“红歌进校园”“夕阳红课堂”“金心护航”家教公益讲座等活动10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3万余人。县老年大学“韩振芳五老工作室”吸纳16位老干部、老教师等,成立“五老”志愿者服务队,打造四史教育、非遗泥塑、书法绘画、播音主持等“夕阳红课堂”,进村居、进社区,累计受益学生1000余人。金乡街道春秋社区和莎岭社区“五老”工作室带头人苏保全探索开办“暑托班”,开设“小小银行家”“小法官体验”“葡萄采摘”“老党员对话青少年”等特色课程,招募社区“五老”和青年志愿者为孩子们进行授课,受益青少年2000余人。 2 坚持基地带动 增强红色研学效能 依托王杰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优势,注重发挥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教化育人作用,优选培育一支政治素质高、有影响力、有一技之长的“五老”带头人队伍,打造了一批富有金乡特色的“五老”工作室。“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李建军依托羊山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成立“五老”工作室,常态化组织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带领孩子们了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引导广大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树立远大志向。马庙镇“郝敬海五老工作室”依托“翟子超故居”,动员“五老”采取现身说法、现场教育、互学互动等宣教形式,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鱼山街道王杰村“张兆军五老工作室”依托王杰精神大讲堂、王杰纪念馆教育基地,组织青少年开展“王杰精神”大家谈、红领巾寻访王杰老战友等特色活动,进一步放大红色教育、红色研学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影响力。霄云镇鲍楼村“星火”工作室带头人马亚东依托鲍楼红色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星火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的优势作用,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传革命先烈的英雄模范事迹,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3 坚持双线拉动 提升专业能力素养 在线上,进一步强化网上关工委建设,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需要,打造“金乡关爱”微信公众平台,实时推送关心下一代业务知识、外地“五老”工作室创建的经验做法,讲好“五老”关爱帮扶青少年故事,同时积极拓展网络“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殷凤岭带头讲授了一堂关于“王杰精神与时代同行”主题的直播课,吸引了济宁市100多万名青少年与“五老”志愿者在线收听观看。在线下,每年通过以会代训形式,召开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五老”工作室创建工作,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开办“金乡县关工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五老’骨干培训班”,通过个人自学、解读关心下一代60问、邀请优秀“五老”现身说法等形式,全面提升全县广大“五老”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进一步丰富了“五老”工作室创建的内涵和外延。 4 坚持典型促动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组织开展“最美五老”评选活动,选树“最美五老”典型30余人,其先进事迹被山东老干部、齐鲁壹点“强省有我•银龄在行动”专栏深入报道。山东电视台“关爱未来”栏目分别以《全面发展乡村振兴,带动青少年成长成才》《金乡一中附小:“五老”进校园、薪火代代传》《高淑芬:夕阳红、关爱情》《张兆军:冲锋在前做表率,当好未来引路人》为题,深度报道了县关工委在“五老”志愿者队伍建设、“五老”工作室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将“五老”工作室创建情况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优秀“五老”工作室评选活动,营造了崇尚“五老”、学习“五老”、争做“五老”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五老”工作室创建的社会影响力。 (金乡县关工委)